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正文

从“压力之雨”到“成长彩虹”——关于举办心理团辅活动

作者: 吴珂 发布日期:2025-05-14 21:23:35 点击次数:

5月14日下午,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于五社区21栋悦心坊举办“压力之雨到成长彩虹”心理团辅活动。活动由辅导员雷波老师主讲,围绕“挫折与逆境的心理调适策略”主题,通过“故事重塑-艺术表达-认知重构”三个阶段,创新性地将叙事疗法与绘画疗愈相结合,引导9名参与者探索压力转化路径。

故事重塑:多元视角碰撞应对智慧

活动伊始,雷波通过案例分析,系统解析压力应对的“认知评估-资源调用-行动调整”三个阶段。在随后的“逆境剧本杀”环节,参与者随机抽取学业压力、人际矛盾等场景卡,以角色扮演形式分享应对策略。例如,针对“团队合作冲突”,有学生提出“倾听-沟通-共识”的解决方案,引发了同学们关于沟通边界与情绪管理的热烈讨论。

图1:参与者绘画成果展示与分享

艺术赋能:画笔勾勒情绪转化路径

在“心灵花园”创作环节,参与者通过绘画具象化压力,用彩色的线条表现情绪波动。有的绘画出田园景致,隐喻内心安宁;有的绘画出风雨彩虹,象征对自我成长的期待。王妍在分享中坦言:“绘制风雨时,我意识到挫折并非终点,而是自我觉察的契机,绘制的彩虹带我看到了新的可能和勇气。”在这个环节,大家通过非语言式的表达,突破了自己的思维定式,激活内在希望。

认知重构:从个体叙事到集体智慧

活动尾声,大家围坐一起,沈琪伟表示:“听到不同视角的应对故事,我发现面对困境,其实总会有方法。”刘国政则反思:“绘画时与自我对话,让我学会用‘旁观者视角’审视当前的压力。”雷波总结指出:“将逆境转化为资源的关键,在于建立‘压力-反思-成长’的正向循环。”

此次团辅创新采用“叙事+艺术”双重模式,打破传统说教方法,通过自身参与促进学生从被动承受转向主动解构压力。未来,我院将持续探索心理教育形式,完善“预防-干预-发展”心理健康服务体系。


文:吴珂

图:黄龙宇

一审:曾方

二审:王宗莉

三审:李明


Copyright @ 伟德国际1946(中国区)源于英国|官方网站, All rights reserved.【技术支持】  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地址: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118号     ICP备:05005452 05012444号